福建省福州市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项目
                    作者:腾远智拓   来源:腾远智拓   时间:2014 -03-10
                 
                
	
为强化福州市森林资源的防火安全管理,实现对重点林区的实时监测与火情快速响应,本项目规划建设大型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系统覆盖马尾区、罗源县、连江县三个远距离区域,通过 “无线传输 + 光纤互联” 的组合方案,构建从前端监控点到县级林业局、再到市级总林业局的多层级监控网络,解决跨区域、长距离的监控数据传输难题。
项目共涉及3 个前端监控点、3 个县级中继点、3 个县级林业局接收端及1 个福州市总林业局终端,各点位功能分工明确:
- 前端监控点:分别位于马尾区、罗源县、连江县的林区关键位置,配备高清摄像设备,承担森林区域的视频图像采集、火情初步侦测功能,是监控数据的源头。
 - 县级中继点:每个县级区域(马尾、罗源、连江)各设 1 个中继点,且中继点选址靠近对应县林业局,主要作用是接收前端监控点的无线信号,并将信号转发至县林业局,解决监控点与林业局之间的短距离传输问题。
 - 县级林业局接收端:负责接收本地中继点传输的监控数据,实现对辖区内森林情况的实时查看与初步管理。
 - 福州市总林业局终端:作为全市监控数据的汇总中心,接收各县级林业局传输的监控数据,实现对全市森林防火情况的统一监控、管理与调度。
 
系统采用 “前端无线传输 + 后端光纤传输” 的分层架构,分两步实现全链路数据传输,具体流程如下:
· 第一步:前端监控点→县林业局(无线传输)由于马尾区、罗源县、连江县的监控点均远离对应县林业局,且山区环境不便布线,故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前端监控点的视频信号先通过无线设备传输至就近的县级中继点,中继点再将信号转发至县林业局,完成 “监控点 - 县局” 的短距离无线覆盖。
· 第二步:县林业局→福州市总林业局(光纤传输)因福州市下辖县林业局分布范围广,且部分县局与市总林业局的直线距离超过 200 公里,无线传输难以满足长距离、高稳定性的传输需求。因此,项目采用专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各县级林业局的监控数据统一接入光纤网络,再传输至福州市总林业局,确保跨区域长距离传输的稳定性与实时性。

图示以可视化形式呈现了 “监控点→县级中继点→县林业局→市总林业局” 的完整传输链路,清晰标注了三个县级区域的点位分布、无线传输与光纤传输的衔接节点,直观展示了 “分层传输、多级管理” 的系统架构,便于理解各环节的信号流向与数据交互逻辑。

从监控显示器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系统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 实时性:福州市总林业局与各县级林业局的显示器均可同步接收前端监控点的视频画面,无明显传输延迟,工作人员能实时掌握林区动态,如植被状况、是否存在明火或烟雾等,满足火情 “早发现、早处置” 的需求。
 - 清晰度:显示器呈现的视频图像分辨率高,可清晰识别林区细节,即使在远距离传输后,画面仍能保持稳定,不出现模糊、卡顿现象,为火情判断、异常情况识别提供清晰的数据支撑。
 - 多区域同步管理:市总林业局显示器支持同时接入马尾、罗源、连江三个区域的监控画面,可实现多窗口分屏显示,工作人员无需切换系统即可同时监控多个区域的森林情况,提升管理效率。
 
- 稳定性:无线传输解决了山区布线难题,光纤传输保障了长距离传输的可靠性,两者结合有效避免了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雾)对信号的干扰,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极少出现数据中断情况。
 - 扩展性:若后续需新增县级监控区域,可在新增区域复用 “监控点 - 中继点 - 县局” 的无线传输模式,再通过光纤接入市级总林业局网络,无需对现有核心架构进行大规模改造,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