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228316951
4008075595
TOP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专注于无线传输,几千案例见证,我们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定制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长驻办公,可以更快的服务客户。

成功案例
交通运输

中铁四局隧道无线传输方案

作者:腾远智拓   来源:www.4008075595.com   时间:2020 -11-13

隧道无线传输一、行业背景 

在我国大力推进基础交通建设的背景下,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建设进程持续加快。然而,道路建设常面临山区、丘陵等复杂地理环境的挑战,隧道建设因能有效缩短行车里程、提升线型标准、保障运营安全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此类场景中最直接且应用最广泛的穿行解决方案。 

在隧道行业监控系统应用领域,无线传输系统凭借实用性与高效性占据重要地位。针对隧道无线传输需求,方案紧密结合隧道建设全流程与监控运营管理的多维度需求,在适配隧道内部复杂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成熟的高带宽数字无线传输设备,融合先进无线网络传输系统与领先视频技术,构建专业隧道安防系统。该系统不仅助力各级主管实时掌控现场情况,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节约巡回查看现场产生的差旅、车船等费用,实现管理效率提升与长期管理成本节约的双重效益。 

为保障各无线传输点的有效带宽及整个无线链路的稳定性,方案会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同时通过一体化设计简化安装流程。在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中,该无线传输系统能显著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隧道建设阶段的挖掘车掘进、铺顶车安全监控,以及后期交通监控、环境监控、通风控制、照明控制、视频监控、火灾报警、横通道门监控、中央监控等关键环节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需求分析 

1. 可视化需求:实现项目部、总部人员及手持终端用户,实时查看现场掌控面作业情况、现场全局作业情况及作业洞口具体情况。

2. 集中监控需求:监控中心需支持大屏拼接功能,可同时显示不同项目部的实时监控画面。

3. 数据调取需求:支持远程调取不同项目部的历史录像信息,满足追溯与复盘需求。

4. 设备控制需求:远端管理人员、项目部人员及移动手持终端用户,可对现场动点摄像机进行远程控制。

5. 权限管理需求:建立分级管理机制,为不同级别工作人员分配差异化操作权限,保障系统安全有序运行。 

三、系统总体设计原则和依据 

为确保隧道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顺利落地,方案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定制无线集中监控方案,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核心原则,同时兼顾施工与维护便利性,并为未来发展、扩建、改造、移动预留扩展空间,具体原则如下: 

(一)先进性与适用性 

系统采用纯数字高压缩低带宽高清视频信号传输技术,搭配高带宽数字无线调制技术,能在复杂施工环境中稳定实现链路传送,有效规避大型机械作业对线路造成的损伤,既保证技术领先性,又契合现场实际应用场景。 

(二)经济性与便捷性 

充分考量用户实际需求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监控位置单独设计设备组合与电气配置,无需大规模布线,降低前期建设成本。同时,系统设备具备可复制性与重复利用性,一个工地施工结束后,设备可转移至下一个工地继续使用,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投入。 

(三)开放性 

所有系统传输均以TCP/IP协议为基础,构建开放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可兼容门禁、定位、传感等多种设备,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通与协同工作,为后续功能扩展提供灵活接口。 

(四)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与使用需求变化,预留更新、扩充与升级空间。方案在硬件配置、软件架构等方面保留冗余,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随时扩展系统功能,满足长期发展需要。 

(五)可靠性与安全性 

针对现场复杂电路与作业环境,系统各环节均进行直流稳压处理,能抵御大型电器、电弧焊等作业产生的电涌冲击,保护设备不受损坏。同时,配电柜内配备直流备用电源UPS,在现场突发断电情况下,可保障设备连续工作5小时,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四、系统整体组网方案

无线传输组网方案

(一)隧道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针对的隧道总长6.4km,共划分为5个作业面。其中,进口位置与1#斜井为单项作业面,由一分部负责管理;出口位置与2#斜井由二分部负责,且2#斜井采用双向作业模式。

 (二)一分部(进口与1#斜井)组网设计 

无此监控方案点位分布

1. 1#斜井组网 

1#斜井最前端作业面配置两类摄像机:一是移动点全方位高清云台摄像机,支持水平360度旋转、上下±90度调整,可实现对前端作业面各角度的全面观察;二是相对固定点高清红外球机,安装在挂布台车上,能随台车位置变动向前移动。 

由于前端移动点位置不固定,设计采用全向天线,将其与挂布台车上的设备信号一同传输至二衬台车,形成“12”接收模式。尽管挂布台车与二衬台车距离较近,但考虑到设备重量大,推进过程中若受力不均可能损坏线路,因此两处设备间同样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二衬台车处的无线设备将信号传递至洞口交叉处,因1#斜井与洞口交叉处存在明显弯道,信号传输受阻,故在两者之间增设一对中继设备。洞口摄像机采用固定安装方式,确保监控视角稳定。此外,由于1#斜井无法与一分部项目部直接直视传输,方案利用一分部搅拌站和附近村民水塔(红色房子)进行两次中继,最终将信号传输至一分部项目部。

 2. 进口组网 

隧道进口内部前端的设备配置与1#斜井一致,差异在于二衬台车与隧道洞口位置之间需增设一次中继设备。进口洞口可与一分部项目部直接实现信号传输,无需额外多次中继。

 3. 共性设计 

进口与1#斜井所有设备安装位置,均配置直流稳压保护装置与直流监控专用不间断供电电源;所有中继位置均配备工业级监控专用交换机,实际安装时,交换机与相关设备统一放置在定制的防水防尘箱内,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既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又便于现场维护。 

(三)二分部(2#斜井与出口)组网设计 

无线传输供电

2#斜井与出口位置的组网基本思路与进口、1#斜井一致,但因2#斜井为双向施工,额外增加一个作业面,前端作业面设备配置与传输逻辑和前述单项作业面相同。 

在信号传输环节,2#斜井前端作业面信号需先传输至洞口交叉处进行整合,再统一传递至洞口。由于2#斜井洞口与二分部项目部之间有土山阻隔,且山体存在150-200米不同坡度的平面,信号无法直接传输,需在此处额外增设一次中继。考虑到现场无法提供常规供电,该中继设备采用风光互补供电方式,保障持续运行,最终信号经中继后传输至二分部项目部。 

隧道出口处可与二分部项目部直接可视,无需增设中继设备,信号可直接传输至二分部。 

(四)项目部与中心联网设计 

一分部和二分部本地各部署一台数字网络视频存储转发主机,配置一台22寸专业视频监视器,同时配备一台接入层交换机,与项目部内部网络连接。通过项目部的宽带网络(要求上行带宽不低于10M,以保障传输质量),实现与监控中心的互联互通。

 

无线传输系统控制平台

(五)系统扩展应用领域 

该隧道无线传输系统具备广泛的适用性,除隧道工程外,还可应用于以下领域: 

• 平安城市、公安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

• 金融银行业高清视频联网监控

• 机场、海关、边防安检高清视频网络监控

• 水利电力、移动基站系统无人值守高清视频网络监控

• 排污、环保监测、森林防火减灾高清视频网络监控

• 大中型连锁超市卖场联网监控

• 校园、工业园区、医院联网监控

关键字:隧道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  
解决方案
推荐产品
电话:4008075595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大富路硅谷动力低碳产业园A5栋4楼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