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228316951
4008075595
TOP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专注于无线传输,几千案例见证,我们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定制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分支机构,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长驻办公,可以更快的服务客户。

成功案例
海上作业

青岛港海上雷达站无线通信系统工程案例

作者:腾远智拓   来源:www.4008075595.com   时间:2017 -06-21

1.jpg

一、项目背景:海底光纤故障引发通信危机

青岛某港口海上雷达站突发通信中断故障,经技术排查确认,故障根源为雷达站所属公司与雷达之间的海底光纤断裂

海底光纤断裂并非个例,除非采用极高质量的专用光缆,否则极易受船舶锚泊、海洋生物活动、海水腐蚀、地质变动等外力因素影响而损坏,进而导致信号中断。更关键的是,海底光纤存在两大核心痛点:一是布线难度极高,需应对复杂海洋环境,施工周期长、成本高;二是维护成本高昂,故障定位与修复需专业设备和团队,耗时久且易造成长时间通信中断。

正是基于海底光纤的诸多弊端,越来越多有海上、海岸通讯需求的用户,开始将目光转向更灵活、高效的无线传输设备,本次青岛港雷达站也决定采用无线传输方案替代原有海底光纤。


二、无线传输设备选型与方案设计

(一)无线传输设备类型

目前主流的无线传输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数字无线传输设备(即 “无线网桥”):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是当前工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 模拟无线传输设备:成本较低,但信号易受干扰,传输质量与距离受限;

  • COFDM 无线传输设备:适合复杂环境(如遮挡较多场景),但带宽与传输距离平衡度较弱;

  • 3G/4G 无线传输设备:依赖运营商网络,易受信号覆盖影响,带宽稳定性不足。

结合海上雷达站对传输稳定性、带宽及距离的需求,本次项目最终选用数字无线传输设备(无线网桥) 作为核心传输载体。

(二)项目方案核心参数

我司受邀为该雷达站设计无线通信系统,方案核心信息如下:

 · 核心设备:采用我司自主研发的大功率无线网桥 ST58T8G-23,该设备具备强抗干扰能力与远距离传输特性,适配海上复杂环境;

 · 传输需求:搭建一条长度为 7 公里的无线通信线路,替代原有海底光纤,满足 20M 带宽的稳定传输;

 · 部署架构:采用 “一对无线网桥” 的点对点传输模式,一端部署于公司楼顶(作为接收端),另一端部署于海上雷达站(作为发射端),实现两端直接通信。

3.jpg2.jpg

三、项目实施:高效部署与简易调试

(一)前期设备准备

我司所有无线网桥设备在出厂前均已完成预调试,包括频段配置、功率校准、信号参数优化等,确保设备到场后可直接进入部署环节,大幅缩短现场施工时间。

(二)现场施工流程

现场施工仅需 3 个核心步骤,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具体流程如下:

  •  · 设备固定:分别将接收端(公司楼顶)与发射端(雷达站)的无线网桥安装在指定支架上,确保设备稳固且无遮挡;

  •  · 角度对准:通过专业工具调整两端无线网桥的天线角度,确保信号收发方向精准对齐,保障传输链路稳定;

  •  · 线路连接:接通设备电源与网线,将接收端与公司内部网络、发射端与雷达站数据 / 监控设备分别连接,完成系统搭建。

相较于海底光纤动辄数周的施工周期,本次无线通信系统搭建耗时极短,且无需复杂的海洋施工设备与团队,人力、物力成本显著降低。


四、项目效果:满足需求,稳定运行

(一)功能测试结果

系统搭建完成后,经实际测试验证,该无线通信系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 实时数据传输:雷达站的核心工作数据(如雷达探测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可通过无线链路实时传输至公司后台,无延迟、无丢包;

  • 监控视频传输:雷达站周边的监控摄像头画面可同步传输至公司监控中心,视频清晰度高、画面流畅,满足场地安全监控需求。

(二)长期运行状态

目前,该无线通信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运行期间保持稳定,未出现信号中断、带宽波动等问题。同时,系统后期维护极为简便 —— 无需像海底光纤那样应对海洋环境带来的维护难题,仅需定期对设备外观、天线角度及网络连接进行简单检查,大幅降低了后续运维成本。


五、服务支持:专业方案定制

若您有无线传输、无线视频监控传输等需求,欢迎点击腾远智拓在线客服。我们的专业客服团队将根据您的具体场景(如传输距离、带宽需求、环境复杂度等),免费为您定制专业可靠的无线解决方案,助力您解决通信传输难题。

关键字:雷达站无线通信  
解决方案
推荐产品
电话:4008075595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大富路硅谷动力低碳产业园A5栋4楼
网站地图